从“兄妹”到“被告”:一场投资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

元描述: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起因投资失败引发的刑事案件,探讨了商业伙伴间的经济纠纷与诈骗、职务侵占罪的边界问题,并分析了公检法机关在类似案件中的角色,值得关注。

引言:

一场看似寻常的投资合作,却演变成疑云重重的“诈骗”案,将一对结拜兄妹推向了对立面。国智恒公司股东王绍珉与海南知名教育界投资人谭漫书,本是相识于饭局,结为兄妹,后因商业合作而走近。然而,2019年初,二人因退股问题发生分歧,关系急转直下,最终酿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这起案件不仅关乎个人命运与投资收益,更牵涉到商业伙伴间的经济纠纷与诈骗、职务侵占罪的边界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商业诚信、法律公平以及营商环境的思考。

投资合作背后的隐忧

王绍珉与谭漫书的“兄妹情”始于2012年,两人相谈甚欢,并结为兄妹。彼时,王绍珉是国智恒北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智恒公司)股东,谭漫书则是海南颇具影响力的教育界投资人,曾担任海口中学校长。二人在事业发展期相识,并很快开始了商业上的合作。

从2014年至2018年,谭漫书及其投资团队通过由她100%持股的海南锦瑞宏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锦瑞宏公司),共出资8330万元购买了国智恒公司的股份。当时,王绍珉正计划将国智恒公司推向资本市场,而谭漫书则急需资金用于投资兴建一所中学。

“兄妹”决裂:从合作到对峙

2019年初,谭漫书投资的学校获批,急需资金用于建设。她决定从国智恒公司退股,要求王绍珉寻找其他股东接手,但王绍珉一时难以拿出这笔钱。双方因此产生分歧,关系急转直下。

谭漫书认为王绍珉没有尽到责任,并质疑其在公司经营情况方面隐瞒事实,导致她投资的股份无法顺利退出。而王绍珉则指责谭漫书态度强硬,不顾及“兄妹”情谊,甚至威胁要采取“严重措施”。

2020年5月,王绍珉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海南省公安厅刑事拘留,这场原本看似简单的退股纠纷演变成了一场刑事案件。

法律程序中的“波折”

王绍珉被捕后,案件的推进却充满了曲折。案件先后被移送至海口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并两次退回补充侦查。2021年4月,海口市检察院认为王绍珉涉嫌合同诈骗罪不成立,但涉嫌职务侵占罪,并将案件移送至海口市龙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然而,海口市龙华区法院认为其对本案不具有管辖权,将案件退回至龙华区检察院。由于王绍珉的羁押期限已满,龙华区检察院只能办理取保候审。2022年6月取保候审期满后,龙华区检察院又将王绍珉的强制措施变更为监视居住。

2022年7月,龙华区检察院第二次将王绍珉起诉至龙华区法院,涉嫌罪名变为“诈骗罪、职务侵占罪”。2023年3月,龙华区法院再次将案件退回至龙华区检察院,随后又将案件移送至海口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2023年4月,王绍珉被第二次取保候审。同年6月,海口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将王绍珉起诉至海口市中院。这是王绍珉第三次被提起公诉。同年7月,王绍珉被逮捕。

退股纠纷还是诈骗?

2024年2月至5月,此案已开过两次庭。8月5日,此案在海口市中院第三次开庭。

公诉机关认为,王绍珉利用其控制的北京创圆同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创圆同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创圆控股公司),分别与谭漫书控制的锦瑞宏公司签订《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并隐瞒国智恒公司经营情况不符合上市要求等实情,谎称公司将很快上市、前景良好,诱骗谭漫书及锦瑞宏公司持续购买国智恒公司股份,骗取购股款8330万元。

王绍珉则辩称,他从未隐瞒公司情况,并认为谭漫书在五年多的时间里,热衷购买国智恒公司股份,不可能被上市的“大饼”欺骗。

职务侵占罪指控的质疑

公诉机关对王绍珉职务侵占罪的指控,主要证据是海南海政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专项审计报告》。该报告称,王绍珉利用其管理公司的职务便利,采用资金循环手段,形成国智恒公司对其实际控制的创圆控股公司的虚假债务,并向当时负责国智恒公司增资专项审计的北京双斗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虚假财务资料。

辩护律师对这份《专项审计报告》提出质疑,认为该报告“未对鉴证事项获取充分、恰当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采信。

程序正义的缺失?

辩护律师还对办案程序提出质疑,认为王绍珉最初因涉嫌合同诈骗被海南省公安厅刑拘,但后来却被海口市检察院以职务侵占罪批捕,而“职务侵占罪”至今没有受案登记表,没有立案文书,“一个案件公安机关根本都没有立案的情况下,未经侦查程序收集证据,检察机关根本就不需要进行审查,更不能以此批捕。”

案件的后续

8月23日庭审后,法院宣布休庭,11月4日继续开庭审理。

H2:投资纠纷中的法律边界

王绍珉与谭漫书的案件,不仅是一起普通的投资纠纷,更引发了人们对商业伙伴间经济纠纷与诈骗、职务侵占罪的边界问题的思考。

  • 商业诚信与法律风险: 在商业合作中,双方应秉持诚信原则,履行承诺,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或误导性宣传导致投资纠纷。
  • 法律界定与证据标准: 在类似案件中,公检法机关应谨慎判断,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制定明确的证据标准,避免将商业风险转化为刑事风险。
  • 营商环境与司法公正: 公检法机关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应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维护司法公正,避免过度执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常见问题解答

1. 王绍珉与谭漫书的“兄妹”关系是否影响案件的审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案件的审理应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不受任何非法律因素的影响。

2. 谭漫书在案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谭漫书是案件的受害者,也是案件的原告。她的投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是案件的关键问题。

3. 王绍珉被捕后,案件的推进为何如此曲折?

案件的推进曲折,可能与案件的复杂性、证据的不足以及相关部门的执法理念有关。

4. 此案对投资者有何警示意义?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谨慎选择投资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经济损失。

5. 此案反映了当前中国司法体系的哪些问题?

此案反映了中国司法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程序正义的缺失、证据标准的模糊以及司法解释的差异等。

6. 此案最终将如何判决?

案件最终如何判决,需要等待法院的判决结果。

结论

王绍珉与谭漫书的案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警示:商业合作中,诚信至关重要;投资风险需要合理评估;法律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司法公正需要维护。只有通过诚信经营、理性投资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